当前位置:标准网 国家标准

GB/T 15852.3-2019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消息鉴别码 第3部分:采用泛杂凑函数的机制

GB/T 15852.3-2019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消息鉴别码 第3部分:采用泛杂凑函数的机制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s (MACs)—Part 3: Mechanisms using a universal hash-function

GB/T 15852.3-2019

国家标准推荐性
收藏 报错

标准GB/T 15852.3-2019标准状态

  1. 发布于:
  2. 实施于:
  3. 废止

标准详情

  • 标准名称: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消息鉴别码 第3部分:采用泛杂凑函数的机制
  • 标准号:GB/T 15852.3-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 发布日期:2019-08-3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 实施日期:2020-03-01
    技术归口: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信息技术、办公机械字符集和信息编码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消息鉴别码 第3部分:采用泛杂凑函数的机制》由TC260(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5852的本部分规定了4种采用泛杂凑函数的消息鉴别码算法:UMAC、Badger、Poly1305和GMAC。这些算法基于GB/T 33133.1-2016中规定的序列密码算法和GB/T 32907-2016中规定的分组密码算法,或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序列密码算法和分组密码算法,使用一个密钥和一个泛杂凑函数处理一个长度为m位的比特串,输出一个长度为n位的比特串作为MAC。本部分适用于安全体系结构、进程及应用的安全服务.这些算法可以作为数据完整性机制,用于检验数据是否在未经授权的方式下被更改.也可以作为消息鉴别机制,确保消息来自于拥有密钥的实体。数据完整性机制和消息鉴别机制的强度由以下指标决定:密钥的长度(按比特)与保密性、泛杂凑函数产生的杂凑码的长度(按比特)、泛杂凑函数的强度、MAC的长度(按比特),以及具体的机制。注:提供完整性服务的一般框架在ISO/IEC 10181-6中指定。

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张立廷、 吴文玲、 温巧燕、 王鹏、 秦体红、 张蕾、眭晗、金正平、彭真、

相近标准

20230252-T-469 信息安全技术 消息鉴别码 第2部分:采用专用杂凑函数的机制
GB/T 15852.2-2012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消息鉴别码 第2部分:采用专用杂凑函数的机制
20230244-T-469 信息安全技术 杂凑函数 第3部分:专门设计的杂凑函数
20230243-T-469 信息安全技术 杂凑函数 第2部分:采用分组密码的杂凑函数
20220604-T-469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4部分:采用密码校验函数的机制
GB/T 15852.1-202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消息鉴别码 第1部分:采用分组密码的机制
GB/T 15843.3-2023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3部分: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的机制
GB/T 15843.4-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4部分: 采用密码校验函数的机制
20230240-T-469 信息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2部分 采用可鉴别加密技术的机制
20220169-T-469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抗抵赖 第3部分:采用非对称技术的机制

* 特别声明:资源收集自网络或用户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 标准质量:
  • 下载说明

  • ① 欢迎分享本站未收录或质量优于本站的标准,期待。
    ② 标准出现数据错误、过期或其它问题请点击下方「在线纠错」通知我们,感谢!
    ③ 本站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