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标准网 团体标准

T/AHEMA 29-2023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操作指南

T/AHEMA 29-2023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操作指南

T/AHEMA 29-2023

团体标准推荐性
收藏 报错

标准T/AHEMA 29-2023标准状态

  1. 发布于:
  2. 实施于:
  3. 废止

标准详情

  • 标准名称: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操作指南
  • 标准号:T/AHEMA 29-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N771
  • 发布日期:2023-06-2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01
  • 实施日期:2023-06-26
    团体名称:安徽省环境检测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环保、保健和安全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气象参数的测定与判定、点位布设、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交接及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技术的一般要求行业排放标准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已作规定的,按行业排放标准执行本文件适用于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进行监测的活动5现场监测5.1监测准备1)现场测试仪器及辅件:风速风向仪、气压表、温湿度仪、测距设备、卫星定位仪等
可采用具有同等或更先进功能的测试设备和辅件替代
2)现场采样设备及辅件:主要包括环境空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器、样品容器、移动电源和样品保存箱等
具体采样设备及辅件要求应依据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准备
3)场记录:气象参数记录表、手工采样记录表、仪器设备校准记录和使用登记表等
4)防护用品:防沾污手套、防滑工作鞋、现场工作服(长袖)、安全帽、口罩、急救箱等其他根据现场情况需要的防护用品
5)按照监测方案准备相关仪器设备,检查仪器设备确认无误后,做好出库登记
监测完毕后,现场使用的仪器检查无误后做好入库登记
对于现场使用发现有问题的设备应当及时送检维修,并更换设备状态标签
5.2现场监测调查监测人员到达现场后,需要进行现场踏勘,掌握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并对被测单位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例如主要企业生产状况、原辅材料与主要产品、无组织排放源、无组织废气收集和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排污单位平面布局图等
确定被测単位边界情况,若有法定手续,按照法定手续确定边界;若无法定手续,则按照实际边界确定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对监测方案内容进行确认
5.3现场气象条件测定与判定5.3.1风向和风速的测定将风向风速仪置于被测单位开阔地带进行风向风速测定,若无适当开阔地带则置于高处(一般不超过15m)测定,每隔1分钟读一个即时风向值(精确到5°)和风速值(精确到O.lm/s)并记录,连续测定10分钟
计算10分钟风速和风向的平均值和风向变化的标准偏差(±S°)
5.3.2大气稳定度判定大气稳定度的等级划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共六级
大气稳定度的有关计算和查表方法详见HJ/T55附录A
5.3.3监测适宜度判定综合考虑风速、风向变化和大气稳定度三项气象因子的适宜程度,其中的任一项达到d类,或者其中两项达到c类,均不适宜进行无组织监测
三项气象因子的适宜程度分类详见HJ/T55表5、表6、表7
雨雪天气下,污染物因被吸收而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不宜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
5.4点位布设5.4.1周界外监控点的布置一般情况下监控点的布置“一般情况”指无组织排放源同其下风向的单位周界之间有一定距离,以致不必考虑排放源的高度、大小和形状因素,排放源可看作为一点源
此时,监控点应置于平均风向轴线的两侧,监控点与无组织排放源所形成的夹角不得超出风向变化的±S°范围
监控点一般设在单位下风向周界外10m范围内,距离地面高度1.5m处,若附近有遮挡则可提高监测点位(不超过15m),最多可设置4个
如果周界外条件不允许(例如周界沿河、共用厂界等),可将监控点移至周界内侧
同时当单位周界围墙通透性不好时,可将采样口抬高至高出围墙20?30cm或将监控点设置距围墙1.5?2.0h(h为围墙高度),距地面1.5m处
复杂情况下的监控点设置实际进行无组织监测布点时可能会碰到一些复杂的情况,比如存在局地流场、无组织排放源紧靠围墙、监控点处于涡流区内等
在这些复杂的情况下,一般的布点方法可能无法准确捕捉到无组织排放浓度最高点,此时监测人员可以根据现场无组织排放废气的颜色、现场嗅辨和烟雾分布、地形特点等,同时可采用现场便携式设备测试来分析污染物的扩散轨迹和可能的浓度最高点,并据此设置监控点
在进行臭气浓度无组织监测时,当排放源紧靠围墙(单位周界),且风速小于lm/s时,在该处围墙外增设监控点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无组织排放源的单位相毗邻时,应选择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处于上风向时进行臭气浓度监测
5.4.2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监测点位布设对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进行监测时,在厂房门窗或通风口其他开口(孔)等排放口外1m,距离地面1.5m以上位置处进行监测
若厂房不完整(如有顶无围墙),则在操作工位下风向1m,距离地面1.5m以上位置处进行监测
当被测单位上风向存在可能影响无组织监测结果的污染源时,可考虑在被测单位上风向布设参照点,当参照点监测结果高于监控点或高于排放标准时,监控点的监测结果仅供参考
5.5采样时间和频次无组织监测的采样,一般以连续lh采样计平均值;若污染物浓度偏低,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若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高,仅需用短时间采集样品时,应在1小时内等时间间隔采集3?4个样品计平均值;对于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也可进行任意一次浓度值监测
恶臭污染物监测的采样,连续排放源间隔2h采1次,共采集4次;间歇排放源选择在气味最大时间内采样,样品采集次数不少于3次
为了捕捉监控点浓度最高的时间分布,实际监测时可增加采样时间或频次
5.6样品采集监测人员正确连接采样系统后,对仪器进行气密性检查和流量校准,设置采样时间和流量,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
釆样过程中同步测量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力,有避光、过滤等要求的项目应按照相关监测方法标准的要求执行,采样结束后还需对仪器流量进行校验
具体的采样要求按照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的要求执行
采样结束后,核对监测方案、现场记录与实际样品数,如有错误或遗漏,应立即重采或补采
如釆样现场未按监测方案采集样品,应详细记录实际情况
5.7现场记录现场记录应包含以下内容:排污单位名称和地址、监测目的、执行标准、监测日期、气象监测数据、使用仪器型号与编号、监测项目、监测方法、样品编号、采样时间、采样流量、采样体积、保存方法、采样人、复核人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有关事项等
5.8安全防护现场监测人员需识别现场安全风险,在现场监测和采样过程中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急救用品
现场采样时,若采样位置附近有腐蚀性、高温、有毒、挥发性、可燃性物质,须穿戴防护用具
6样品保存、运输和交接6.1样品保存与运输6.1.1样品采集完成后,应将样品密封后放入样品箱,避免阳光直射
需要低温保存的样品,应采取相应的冷藏措施,防止样品变质
若对样品保存时间有要求的,应及时送回实验室分析
具体的样品保存要求按照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的要求执行
6.1.2样品运输过程中,避免撞击或剧烈震动而损坏
需要低温保存的样品运输过程中要采取冷藏措施,并尽快送回实验室分析
6.2样品交接现场监测人员与接样人员进行样品交接时,须清点和检查样品,并在交接记录上签字
样品交接记录内容包括交接样品的日期和时间、样品数量和性状、测定项目、保存方式、交样人、接样人等

起草单位

安徽省皖环测科技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京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省池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谱尼测试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合肥志鹏环保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起草人

牛俊、宗莹、李博川、顾姣、王春梅、季延文、李维娜、方丽娟、魏峰、朱本陆。

* 特别声明:资源收集自网络或用户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 标准质量:
  • 下载说明

  • ① 欢迎分享本站未收录或质量优于本站的标准,期待。
    ② 标准出现数据错误、过期或其它问题请点击下方「在线纠错」通知我们,感谢!
    ③ 本站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