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 标准名称: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
- 标准号:T/WFCMS SCM10-2012
- 中国标准分类号:P835
- 发布日期:2012-06-23
- 国际标准分类号:03.020
- 实施日期:2012-06-23
- 团体名称: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标准分类:社会学、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行政、运输P 教育
本文件规定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世界各国(或地区)开展中医教育活动的各类机构中医核心课程的设置
世界中医学教育正在快速蓬勃发展,但各国发展不平衡,各教育机构开设的专业课程差异较大,且核心内容不尽统一,故有必要确定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于2009年5月发布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它是世界中医学教育的一部基本准则,规定了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本要求。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为使世界各国(地区)中医教育机构通过教育实践,实现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依据《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结合中医学教育特点和职业需要,根据世界各国(地区)中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旨在指导世界中医学专业教学实践,保证专业教育质量,使毕业生基本具备中医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核心课程的选择遵循了以下4个原则:①“必须”,指课程知识内容必须是学科理论体系的主体,是中医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够用”,指课程知识内容能够基本满足中医预防、医疗、康复及学科传承的需要;③“适用”,指课程知识内容基本适合各国中医临床的实际需要,能够被各国中医临床广泛使用,遵循世界中医医疗市场适用性;④“能用”,指课程知识内容符合各国法律规定,不违背各国民族文化和习俗而能够被接受和使用。本标准将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分为3个课程平台:基础理论知识课程,主要培养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必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临床知识技能课程,主要培训临床常见疾病防治的知识与能力,以及中药、针灸、推拿等使用方法与技能;经典选(导)读课程,以提高中医学理论素养,指导临床实践。每一门课程都规定了课程性质、先修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内容和参考学时。本标准规定的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是世界各国(地区)中医教育机构开办中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应设置的课程,各中医学教育机构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分化整合。开办中医学专业的教育机构可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专业发展方向,在开设本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可再开设皮肤外科、伤筋科等中医学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
主要起草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参与起草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无锡奥敏中医药教育软件有限公司、上海环球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香港大学中医学院(中国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中国香港)、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香港)、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中医药学学部(中国香港)、荣丰堂中医诊所(中国香港)、澳门科技大学(中国澳门)、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国台湾)、英国伦敦中医学院(英国)、英国杏林中医研究生院(英国)、英国林肯大学(英国)、英国密德萨斯大学(英国)、美国美洲中医学院(美国)、美国华美中医学院(美国)、全美华裔中医组织联合会(美国)、天然产品公司(美国)、欧洲中医协会(德国)、德国魁茨汀医院(德国)、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达·芬奇医学院中医部(法国)、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加拿大)、加拿大传统医药学院(加拿大)、墨西哥州立大学(墨西哥)、欧洲中医基金会(西班牙)、比利时传统中医药学院(比利时)、意大利维拉加达高级中医教育学院(意大利)、意大利ASLTO4医院国际项目部(意大利)、全欧洲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爱尔兰)、捷克捷中生物医学协会(捷克)、立陶宛克莱佩达大学(立陶宛)、保加利亚物理治疗针灸学会(保加利亚)、俄罗斯李维斯特医学集团(俄罗斯)、日本国后藤学园(日本)、日本国神户东洋医疗学院(日本)、越南传统医药大学(越南)、蒙古传统医学联合会(蒙古)、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健康学院(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澳大利亚)、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医学院(新加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新加坡中华医学会(新加坡)、新西兰中医学院(新西兰)、利比里亚新希望康复与健康中心(利比里亚)、尼日尔卫生部(尼日尔)、圣保罗大学医院私人诊所(巴西)、荷兰华佗中医药大学(荷兰)、南部非洲中医药学会(南非)
张伯礼、李振吉、洪净、吴勉华、王之虹、范永昇、杨关林、冯学瑞、刘跃光、胡鸿毅、周桂桐、张炳立、王建军、江丰、李玲玲、徐春波、梅万方(英国)、沈惠军(英国)、朱勉生(法国)、冯立(新西兰);参与起草人:高思华、谢建群、范昕建、匡海学、王华、蔡光先、欧阳兵、李灿东、唐农、郑玉玲、周永学、李玛琳、韩立民、王键、周然、李金田、韩晶岩、王国辰、应小雄、姚洪武、付萍、梁华、周青、路玫、王洪琦、王彦晖、单宝枝、龚标、田胜利、滕佳林、马骥、张国霞、金华、年莉、付娟、尹新中、张国骏、马晓峰、王秀莲、王玉兴、李新民、贾建东、闫颖、包文虎、孙外主(中国香港)、萧文鸾(中国香港)、喻晓春(中国香港)、张艳波(中国香港)、温桂荣(中国香港)、刘良(中国澳门)、张永贤(中国台湾)、马伯英(英国)、孟凡毅(英国)、赵凯存(英国)、黄立新(美国)、梁慎平(美国)、屠英(美国)、杰弗里·克戴尔(美国)、迪特马尔·库莫(德国)、戴京璋(德国)、吴滨江(加拿大)、袁晓宁(加拿大)、宋钦福(墨西哥)、卡尔达奇·拉蒙(西班牙)、维尔弗莱德·里根(比利时)、何树槐(意大利)、白雅尼·卡罗(意大利)、伯纳德·沃德(爱尔兰)、本多娃·路德米勒(捷克)、罗曼·班达(捷克)、维杰斯拉夫(捷克)、维塔金斯(立陶宛)、戈拉诺娃·左娅(保加利亚)、弗拉基米尔·那恰托依(俄罗斯)、兵头明(日本)、石桥尚久(日本)、张越平(越南)、段光辉(越南)、宝乐尔(蒙古)、杨卫红(澳大利亚)、屈贤琴(澳大利亚)、林子强(澳大利亚)、黄欣杰(新加坡)、赵英杰(新加坡)、王葆方(新加坡)、谈秉军(新加坡)、约翰·里德(利比里亚)、萨哈·伊萨(尼日尔)、白鸿仁(巴西)、陈弼钟(荷兰)、徐有强(南非)
* 特别声明:资源收集自网络或用户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GB[/T] 空格 00000.00-1111 空格 标准名称
GB表示标准属性,国家标准;0000.00代表标准顺序号;1111代表标准发布或修订年份。以标准GB/T 40028.2-2021 智慧城市 智慧医疗 第2部分:移动健康 为例,搜索建议如下:
① 搜索关键词:40028.2
② 搜索关键词:40028.2-2021
③ 搜索关键词:移动健康